jinnianhui金年会首页:「社区教育知识窗·第3期」健康饮水误区

2024-12-26

  人离不开喝水,但什么是健康、安全的饮用水却很少有人知道。水质不良可引起多种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人类疾病80%与水有关,而常被误读的饮水知识又成为损害我们健康的帮凶,所以饮用水问题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很多时候,消费者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健康已经受到伤害。下面主要介绍日常生活中在饮水方面的一些误区。

  一、水不是越纯越好

  "在喝水问题上,人们最大的误区是水越纯越好。”世界水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医促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李复兴教授指出,自然界根本不存在什么纯净水,全世界也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证明纯净水的好处。

  纯净水最早在美国是为了研制超纯材料,应用反渗透(RO膜)等现代水处理技术研制的类似蒸馏水的一种脱盐水。由于这种水几乎不含什么杂质,饮用时口感很好。

  由于水源污染和自来水二次污染日益严重,以及人们饮水保健意识的增强,纯净水开始以小瓶包装的形式进入市场;随着饮水机的普及应用,桶装纯净水作为大众饮用水进入了千家万户。

  我国于1998年制定颁布了《瓶装饮用纯净水标准》(GB17323-1998),该标准规定:瓶装饮用纯净水是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为水源,采用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及其他适当的加工方法制得的,密封于容器中,不含任何添加物,可直接饮用的水。

  虽然纯净水对健康的负面报道不多,但是上海市和杭州市等地方政府已经明令在校中小学生不得饮用纯净水。

  来自上海一家医院临床报告称:有些孩子不明原因地全身乏力、掉头发或秃发,经医生调查,这些小患者的家庭都是将纯净水作为日常饮水使用金年会诚信至上。天津市一儿童医院1997年6月连续收治了9名肌肉哆嗦、眼皮跳动的患儿,经过仔细检查,发现这些患儿体内缺钾和钙,而询问其家长了解到这些患儿长年饮用的都是纯净水。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水中矿物质营养报告中明确指出:水中必须含有矿物元素,不仅要含阳离子,还要含阴离子。

  李复兴认为,生命是在含有一定矿物质的水环境中起源、进化和生存的,人类在400万年进化过程中,喝的是水“溶液”而不是水“溶剂”(纯H2O),不含矿物质的水对于生命是不利的。去除了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纯净水,是功能退化的“死水”。

  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发达国家有饮用纯净水国家标准。中国消费者协会也曾正式发布消费警示,青少年儿童和老年人不宜长期喝纯净水。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产物,不能成为人类所需要的水。

  二、矿物质水是饮料不是水

  矿物质水,虽然矿物质几个字听起来很丰富很健康,但质疑依然存在。 首先矿物质水与我们熟知的矿泉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其真正的身份只是在纯净水的基础上添加了一点点人工矿化液,其水源同样也是城市自来水。而矿化液并不是什么神奇的添加剂,从纯净水升格为矿物质水,厂家只需每瓶追加不到一厘钱的成本。矿物质水的矿物质种类和含量也遭到了不少专家的质疑。目前矿物质水的矿物添加种类和添加量没有统一标准,任何厂商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添加,多少不拘。在没有经过严格论证之前,这种随意添加是否对人体存在负面影响是值得重视的问题。而且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2002年)显示,我国居民普遍存在各种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摄入不足的情况,惟独钠元素是例外,中国居民钠的摄入普遍超标,需要降低,也就是说钠元素根本不存在需要补充的情况,但几乎所有的矿物质水品牌都添加了氯化钠。

  三、矿泉水

  矿泉水与纯净水的最大区别,在于水源不同。真正的矿泉水取之于深层地下承压水,水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长期饮用矿泉水,体内某些微量元素可能摄取过量。根据有关资料,一个体重68千克的人,体内含有5.68克铁、2克锌、0.11克铜以及一定量的其他微量元素,含量为ppm级(百万分之一),或ppb级(十亿分之一),甚至更少。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作用很微妙,不足有患,过量有害,它必不可少,但又并非多多益善。矿泉水中的某些微量元素含量比天然水多得多,长期饮用会使某些微量元素超过人体所需,至于纯水,则与矿泉水相反,水中缺乏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科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类在漫长的进化中已和天然水结下不解之缘,天然水中,溶解有各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其含量又符合人体的正常要求,人体中所需的微量元素除了食物之外,主要靠水补充。因此,天然水在人体健康中的位置是不可替代的金年会诚信至上。我们需要做的是改善天然水水质,在乡村要保护好天然水源,使其免遭污染,城市的自来水应达到国家卫生标准。此外,水一定要煮沸后再喝,多喝白开水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社区教育知识窗·第3期」健康饮水误区

  关注我们

相关文章